“這個我不會弄,能不能幫幫我呀?”2023年11月22日,在商南縣清油河鎮(zhèn)清油河社區(qū)服務中心,70多歲的老人靳德貴焦急地向工作人員求助。靳德貴家住清油河社區(qū)五組,他和老伴都沒有手機,不會在網上繳納醫(yī)保費。
清油河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張馳仔細詢問了老人的情況,立即登記了老兩口的信息,并讓其安心回家等待。第二天,張馳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來到老人家中,順利幫他們繳了醫(yī)保費。商南縣清油河鎮(zhèn)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大力開展“代辦幫辦”服務,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群推出“送服務上門”活動,不斷探索推廣便民措施,真正實現(xiàn)群眾的身邊事身邊辦。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商洛市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聚焦目標任務,緊扣主題主線,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全市各級黨員干部全身心投入主題教育,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調查研究深入扎實、檢視整改動真碰硬、推動發(fā)展見行見效、建章立制持續(xù)用力,高質量完成了主題教育各項工作。
擦亮“四下基層”金名片,“開門”助發(fā)展
國之大者,在乎民也?!八南禄鶎印备踩嗣裼衷旄H嗣?,也始終以百姓心為心,把心貼近人民。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把推動發(fā)展作為主題教育著力點,立足實際、創(chuàng)新思路,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村(社區(qū))糾紛情況復雜,排查是化解矛盾糾紛最基礎的工作,往往要深入基層,實地走訪探查,變‘上訪’為‘下訪’,上門調查、上門評理?!鄙疥柨h板巖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張玉花說。
張玉花在擔任板巖司法所所長期間,實地走訪全鎮(zhèn)14個村(社區(qū)),組建鎮(zhèn)、村兩級調委會15個,選任人民調解員50人,不斷促進全鎮(zhèn)人民調解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聽民聲、消民怨、解民憂,變“坐診”為“出診”,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生活小事不出村(社區(qū))、法律服務就在身邊”。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商洛市各縣區(qū)充分發(fā)揮信訪評理“明辨是非、定分止爭”作用,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市級領導深入基層接訪群眾、受理案件,縣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解決群眾訴求、化解信訪積案。
為有效破解基層患者到上級醫(yī)院看病不方便、基層醫(yī)生心電圖識別能力不足等問題,山陽縣衛(wèi)健局黨委以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為契機,結合“四下基層”要求,深入全縣18個鎮(zhèn)(街道)衛(wèi)生院和244個村,精心布局“心電一張網”工程。通過數據互聯(lián)互通,3分鐘內回傳心電圖報告,30分鐘內實現(xiàn)胸痛患者快速救治,真正實現(xiàn)“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高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健康。
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習與調研貫通,積極踐行“深、實、細、準、效”五字訣,掌握民情民意,用心紓困解難,切實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商洛市堅持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弘揚傳承“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市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現(xiàn)場研究解決措施,198名市縣領導、百名部門骨干包聯(lián)項目、企業(yè),著力破解融資、用地、人才、產銷等突出問題,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全市高質量發(fā)展取得新進展。
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進門”找問題
老舊小區(qū)停車難、無人管、設施差,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叭罕婞c題、干部領題”,該問題被納入領導調研課題清單后,各縣區(qū)負責同志會同相關部門深入小區(qū)樓棟,與居民聊家常、聽困難、記訴求,把真實情況摸清摸透,把問題對策提準定實。
“過去小區(qū)停車難,外來人員隨意進出,管道壞了也不能及時修,現(xiàn)在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生活更舒心了?!碧崞稹叭裏o”小區(qū)治理成效,商州區(qū)金泉小區(qū)黨支部書記郭緒文激動地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住建局把“三無”小區(qū)治理與開展主題教育相結合,經過前期充分的調研走訪,商州區(qū)提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推動、國企兜底、居民參與”的思路開展“三無”小區(qū)治理。
截至目前,共投資5億元改造老舊小區(qū)71個,實現(xiàn)了“三無”小區(qū)管理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其中,商洛學院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被住建部確定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全國100個聯(lián)系點之一。
山陽縣農村白內障患者被病情困擾,生產生活多有不便。山陽縣殘疾人聯(lián)合會多次深入農村開展調研,開展篩查工作,制定治療方案,積極聯(lián)系公益組織爭取資金,對全縣200多名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我又能下地干活了,生活上也再不用麻煩家人了。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縣殘聯(lián)!”白內障患者劉先生在摘下紗布,重見光明后激動地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決策部署,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習與調研貫通,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把調查研究作為重要途徑,積極踐行“深、實、細、準、效”五字訣,注重從實際出發(fā),推動解決實際問題。
全市圍繞中央和省委明確的12個方面調研內容,緊扣制約高質量發(fā)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市級領導通過帶頭示范,主動下沉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解剖麻雀、舉一反三,著力破解影響發(fā)展的長期性、深層次難題。各級各部門縣處級以上領導緊緊聚焦本部門的重點難點工作,走上業(yè)務一線,走進群眾中間,認真研究工作,廣泛征求意見,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找準專項整治突破口,“出門”抓整改
聚力10個重點領域專項整治,開展鞏固銜接排查整改提升專項行動;200多項事項進駐“秦務員”APP,100多項事項實現(xiàn)“容缺受理”,企業(yè)納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62小時以內;退役士兵安置歷史遺留問題實現(xiàn)清零……
商洛市把問題整改貫穿始終,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奔著問題去、帶著問題學、對著問題改,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深入查擺不足,上下聯(lián)動抓好突出問題整改整治,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應群眾關切,扎實推進主題教育高質量開展。
市委辦公室針對主題教育期間檢視出的“文山會海”問題,專門制定工作方案,突出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完善黨委文件制發(fā)流程,將“觸角”前移。
市審計局統(tǒng)籌抓好承擔的整改整治任務落實和自身檢視整改,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對列入清單的問題,逐一明確了整改措施、目標、時限和牽頭負責人,每周跟蹤督導一次整改舉措及進度,通過“回頭看”核驗方式跟蹤問效,確保問題真改、實改、改出成效。截至目前,審計項目推進緩慢等8個檢視問題已達到整改整治目標要求或取得階段性成效。
因挪用扶貧資金,洛南縣上嶺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馮建榮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商州區(qū)紅光社區(qū)居委會原主任劉宏非法阻礙企業(yè)施工被開除黨籍;鎮(zhèn)安縣五福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劉厚柱為他人違規(guī)套取醫(yī)保資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日前,市紀委監(jiān)委網站公開曝光多起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典型問題,向社會釋放出對“小微權力腐敗”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解決老百姓身邊的腐敗”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群眾的期待。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
開展集中整治以來,全市在教育、醫(yī)療、鄉(xiāng)村振興、營商環(huán)境、“政績工程”等10個重點領域,確定的專項整治問題均已整改銷號。同時,集中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鞏固銜接六大排查整改提升專項行動,并創(chuàng)新推行ABC分級分類整改整治研判機制。
一個個整改事項,一項項問題“病灶”,全面體現(xiàn)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抓整改,著力研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實效實績。
當好人民群眾貼心人,“上門”解難題
民之所呼,政之所興。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只有持續(xù)深化主題教育,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到群眾身邊聽民聲、解民憂,才能真正當好群眾“貼心人”。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黨員干部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yōu)椤八头丈祥T”,推動主題教育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1臺筆記本電腦、2名幫辦代辦員,就是鎮(zhèn)安縣“幫辦代辦移動站”的全部班底,借助原有“五辦”專員隊伍服務優(yōu)勢,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聽朋友說,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立了‘幫辦代辦移動站’,我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打了電話,沒想到當天代辦員就聯(lián)系了我,上門審核資料,真是太方便了!”鎮(zhèn)安縣個體戶張先生在“幫辦代辦移動站”的幫助下拿到營業(yè)執(zhí)照后一臉興奮地說。
“多虧縣自然資源局忙前忙后調查協(xié)調,我家這塊地的糾紛才能這么快得到化解!”近日,家住丹鳳縣龍駒寨街道下灣社區(qū)的李先生,為房前一塊地的歸屬問題與鄰居產生糾紛,多次奔波未果。
丹鳳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在受理12345便民服務熱線后積極調查協(xié)調處理,幫他打開心結。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商洛市緊扣發(fā)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結合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五個到一線”等活動,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把辦公桌“搬”到一線,將解題窗口前移,深入生產車間、項目一線、田間地頭,“上門”解難題,切實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相關閱讀
排行榜
主辦單位:中共商洛市委宣傳部 商洛新聞網傳媒有限公司
陜西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電話:029-63907152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1120220071
陜ICP備10203392號-1 陜公網安備 61100202000036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聞網 www.zufz.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電話:0914-2038801 投訴電話:0914-2038808